中医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中医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近年来,中医文化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认可。据统计,目前,中医药已在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全球约有40亿人在使用中草药。中医药和中医文化的种子能在海外落地,离不开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在湖北武汉,就有一位在海外弘扬中国医术的良医,他叫杨少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以成为阿联酋迪拜酋长的御用医生,在长达17年的行医生涯中,杨少明凭借其崇高的医德和卓越的医术,向海外展现了中国医术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美国专家、英国学者甚至连一些国家的首脑和政要,无不为其神奇的医术而叹服……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尚在同济医科大学主修西医的杨少明还不会对中医那么痴迷。那是1985年,正在念大二的杨少明无意中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了一篇让他心潮难平的新闻:一个日本中医代表团来中国访问交流,在被问及中国中医和日本中医的区别和未来时,日本代表团负责人竟扬言,日本的中医将在五年内超过中国。因为中国的中医教科书未涉猎中医的精华,所以难得有更大的突破。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如人家吗?血气方刚的杨少明怎么也不相信。
杨少明出生于湖北省鄂州市的一个中医武术世家。在家庭的影响下,杨少明自幼就对中医和中华武术有着深厚的感情。1983年,杨少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同济医科大学,攻读预防医学学位。虽然预防医学属于西医范畴,但拥有中医基础的杨少明,却经常把中西医进行比较,试图摸索一套属于自己的医法。
在看到日本代表团污蔑中医的有关言论后,杨少明便有一种使命感。他“感觉自己是一个战士”,发誓要把中国的中医学传承并发扬光大,让其漂洋过海,扬威全球。他开始花费大量的时间自学中医,还依靠同济医科大学这个平台,遍访名医,拜师学艺。
勤奋好学,使得杨少明在大学期间就脱颖而出。大三那年,他不仅成为唯一一位在学术报告厅做学术报告的学生,而且还成为全校第一个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本科生……出类拔萃的杨少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省梨园医院当临床医生。
然而,那时的杨少明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一套医疗方法。一次偶然的机会,坚定了杨少明向更深奥的中医领域不断探寻的决心。那是1990年,湖北省罗田县发生水灾。梨园医院派杨少明参加省救灾医疗队赴灾区为老百姓看病。
在为一位老年患者看病时,杨少明按照传统的医疗办法,询问老人哪里不舒服?老人面带疑惑地说:“你们省里来的医生,瞧病就瞧,还问什么呢?”
老人的一席话,让杨少明愣住了。也是从那时起,杨少明意识到,“望闻问切”是中医最基础的诊断方式。民间有很多厉害的医生,可以通过“望”诊断出患者疾病。于是,杨少明开始深入探究中医里的望、闻、问、切。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掌握这些中医的精髓,杨少明把和阴阳五行学说相关的书籍统统拿来研读……
在研读中医理论的时候,杨少明认识到望而知之不是神,而是行医者的一种高级境界。他还发现全息医学诊断方法在临床治疗上的特长所在。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正如《丹溪心法》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所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可以从观察外在的表现来判断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杨少明仔细研读全息诊断学,逐步掌握了通过望、闻、问、切对人体某一区域病理反应表现于外的征象,去了解对应整体部分的病理变化的技能……
经过多年的探索钻研,杨少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不问诊”风格:第一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和全息医学对应原理,把人体划分成类似于一个九宫图,依身体的某些变化来诊断疾病;第二是根据精气血同为生命本源的道理,通过对病人号气来诊断病情。
渐渐地,杨少明将自己“不问诊”的看病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并将自己独创的医术写成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上,并获得多个奖项。
1996年,北京一家公司准备在迪拜成立一家医疗服务队,在国内寻找既精通中西医、又会针灸气功、更能讲流利英语的人才。杨少明在北京面试期间,连续治愈两例疑难杂症,赢得医疗队筹备负责人的信赖,成为首批也是唯一一名赴迪拜组建医疗队的医生。
来到迪拜后,杨少明常常在海边散步。一天傍晚,一位当地的中年人主动与杨少明攀谈,得知他是医生,并且不用仪器也能看病,便说:“你能看出我有什么病吗?”杨少明打量了他一番,便说他肯定患有心脏病,并告诉他一些简易的治疗方法。对方顿时惊讶不已,露出赞许的表情。他没想到一个医生竟然不通过任何检查方法,看一眼就能诊断出病情,真是神医下凡了。为表示对杨少明的感谢,当时就给了杨少明500迪拉姆(当时相当于人民币1250元)诊金,并留下了杨少明的电话。牛刀小试的杨少明意识到,“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应用到阿拉伯人身上既可避免语言障碍,又是吸引患者的活广告。
第三天,杨少明一行拜访了创办医疗队的担保人法鲁赫。法鲁赫是迪拜的商界名流,在一些阿拉伯国家有着多项投资和产业。敏锐的商业头脑,让法鲁赫意识到杨少明身上蕴藏的巨大的商业价值。他一边帮助医疗队办理合法手续,一边免费为医疗队提供住房、派专车和专人带杨少明去为他的朋友、客户治疗,私下里还邀请杨少明为他工作,并愿意为杨少明在迪拜以个人名义行医提供担保。
让法鲁赫如此上心的还是他对杨少明神奇医术的亲身体验。杨少明在和法鲁赫握了几次手后,就说出他的身体有问题,并与真实情况完全吻合。一天,杨少明提醒法鲁赫要注意预防腰肌劳损,谁知第二天他就因椎间盘突出疼得下不了车,急找杨医生救命。杨少明去后手到病除,这更令法鲁赫决心长期留用他。在迪拜行医必须通过阿联酋国家的考试,医疗队的申办手续没有被批准,大家只好撤回国。临行前,法鲁赫以代为在中国买药的名义,帮杨少明买好了返回迪拜的机票。
法鲁赫是个社会活动家,和阿联酋很多达官显贵有着频繁的交往。这之后,法鲁赫为杨少明介绍了很多病人。很快,在阿联酋的上层社会里,大家都知道有个叫杨少明的中国医生,不用告诉他哪里不舒服,看看脸色、把把脉就能知道病情和病因。
1997年7月,一位自称是法鲁赫的朋友、阿联酋国防部高级官员麦海迪找到杨少明,表示要为他介绍一位病人,但当时并没有告知病人的身份。杨少明也没有多问,反正都是一样给人看病。
麦海迪把杨少明带到了迪拜一个皇宫俱乐部里,并将一位慈祥并有点威严的中年人介绍给他。杨少明心想,能出现在皇宫俱乐部的人非官即贵,这正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因此,当对方准备开口倾诉自己的病情时,便被杨少明客气地制止了:“您不用告诉我您有什么病,我可以告诉您,您有什么病。”当即,杨少明根据对其身体气息的观察和把脉,说出了病人身上所有的病情:糖尿病、颈椎病、肩周炎、风湿关节炎,而且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
那位中年人听后一楞:“我有这么多病,那该从何治起?”杨少明回答说:“您得这些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气虚,就像家里很多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是因为电压太低,而不是每个电器有问题,得从心阳补起。”接着,便让他趴在病床上,一边用艾草熏疗,一边从其背部穴位扎入银针,使他很快就安然入睡……
那位中年人听后一楞:“我有这么多病,那该从何治起?”杨少明回答说:“您得这些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气虚,就像家里很多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是因为电压太低,而不是每个电器有问题,得从心阳补起。”接着,便让他趴在病床上,一边用艾草熏疗,一边从其背部穴位扎入银针,使他很快就安然入睡……
那位中年人醒来后,竟然一语不发,被人簇拥着离开了。第二天,麦海迪又来请杨医生去为昨天的中年人治疗,杨少明笑着说:“昨天的诊疗费还没付哩。”麦海迪诡秘地说:“如果患者不付钱,我加倍付给你。”直到第三次治疗后,麦海迪才告诉杨少明那位神秘人物的真实身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财政工业部长兼迪拜副酋长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由阿布扎比、迪拜等七个酋长国组成,其中迪拜是阿联酋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酋长国。这里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迪拜塔、匪夷所思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人工岛——棕榈岛。迪拜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由谢赫哈姆丹兄弟三人主政。大哥是酋长兼任阿联酋副总统、总理;二弟是副酋长兼任阿联酋财政工业部长;三弟是副酋长兼任阿联酋国防部长。因为大哥忙于联邦事务,杨少明诊治的二弟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便是迪拜的实际掌控者。作为迪拜酋长国的首领,谢赫哈姆丹家族不仅有数以千亿身家,而且主政这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非同一般。然而,虽然权倾天下,富可敌国,但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副酋长却身患多种顽疾。幕僚在全世界为他寻医问药,来自世界各地近200名专家、教授都为他看过病,但这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疗法,使他身上的顽疾始终挥之不去。在多种疾病的长期折磨下,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副酋长一度对各种医生、专家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后来,幕僚麦海迪多次推荐杨少明这位与众不同的中国医生,让他对中医这种神奇的东方医术产生了兴趣,答应让杨少明来试试。
没想到,经过杨少明的一番治疗后,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副酋长顿觉周身通泰,精神大振,再也不像过去坐卧不安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医生竟然轻松地驱赶了纠缠他多年的病魔,这重新点燃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有了杨少明的保驾护航,自己的健康不就有了保障吗?于是,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副酋长给了杨少明一笔不菲的诊金,还决定聘请杨少明为迪拜的国家公务员,担任皇宫和他的私人医生。不仅待遇优越,而且行动自由。
凭借神奇的医术,杨少明杨医生成了迪拜酋长的御用医生。皇宫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却要经常接受各方面的挑战。迪拜皇宫里经常会有被举荐来会诊的英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和阿拉伯的顶尖名医。对酋长们和皇室成员的治疗保健方案,各国名医虽是各显神通,可他们都是一只脚走路,而且还想方设法来压制这位骄傲的中国医生。几番较量下来,他们都以变数单一、疗效不佳而自愧不如。为了不断充实自己,杨少明利用空闲时间,杨医生因为敬佩前贤的智慧用一字不漏抄写的学习方法研读英国的医学教科书、中英文版的中华医学文库;他用银针扎遍了身上自己可以扎到的每个穴位、先后口服200多种中西药物来体验功效。同时,杨医生在每次讨论治疗方案时,认真听取各国名医的高谈阔论,汲取他们的精华,融会贯通了中西医药理论的精髓,医术有了进一步提升。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虽然国事繁忙,但依旧会享受生活。他在英国、法国、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等国有多处行宫。只要一有空,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就会到全球各地度假,打猎、钓鱼、赛马。除了国事,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不管到哪里,都会叫上杨少明,在他看来,只要有了杨少明医生的跟随,他才有安全感。跟随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杨少明走遍了欧洲、非洲、亚洲多个国家,见识了上流社会的奢华。同时,杨少明也用他精湛的医术,在世界各国传播着中国医术的神奇。
2000年斋月,杨少明回国休假,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的保健暂由俄罗斯的一位名医负责。该医生为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治疗肩周炎时弄伤了殿下的双肩,导致他坐卧不安、夜不能寐,只得急召杨少明返回迪拜。早晨六点不到,刚下飞机的杨少明直接赶到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的寝宫。经诊断,杨少明认为是那位俄罗斯医生误将心绞痛当成肩周炎复发。救命要紧,杨少明不管三七二十一,未经报批就用中药针剂注射到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的心俞穴中。不一会,酋长病情迅速缓解,行动也恢复正常了。
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心绞痛好转后,如何治疗肩周炎的新伤老痛成为重要议题。皇宫的医疗顾问安排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到法国世界顶尖的肩周炎研究所治疗。法国专家提出,必须做手术才能彻底根治。当征询杨少明的意见时,他坚决反对动手术,建议用针灸和推拿法方法。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用疑虑的眼光看着杨少明,最终还是采用了法国专家的手术方案,只是调整为双肩手术为先右肩手术。
然而,手术后,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的病痛更甚于前。特别是在恢复期间,法国专家还让他不断运动上肢,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他的疼痛,还影响了疗效。最终,还是杨少明用针灸和推拿法,让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消除了疼痛。从此,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再也不相信那些为他推荐名医的人了。因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一到夏天,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的膝踝关节就肿胀疼痛难忍。在英国专门治疗膝关节的专家提出要观察半年寻找病因,如果不能确诊,就要手术打开膝盖查看半月板。经过上次在法国的经历,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有点害怕手术治疗了,就问杨少明应该怎么办?杨少明给出的诊治方案是静脉点滴活血化瘀,因为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的身体多处微循环障碍,导致关节肿痛。
当时,杨少明在活血化瘀这方面已经拥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改进的通过穴位注射中药针剂配以针灸治疗的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然而,在海外,因为中医的针剂一直没有通过美国FDA(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定,一些病人宁愿忍受悲痛的折磨,也不敢使用中药针剂。杨少明曾多次向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提及这种活血化瘀的疗法非常适合他,但殿下总是心有顾忌。“如果要等美国FDA的鉴定,可能还要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您要是相信我,很快就可以消除病痛。”杨少明的诚恳态度和精湛医术最终打动了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2004年,他终于决定采用杨少明的静脉注射中药制剂活血化瘀疗法。为此,阿联酋驻华大使馆用外交邮包首次传递了一批仅通过省级鉴定的中药针剂。
中药针剂的神奇再次显示出威力,在持续用药半个月后,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踝关节和膝关节肿痛症状很快就消失了。以后每半年,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都要静脉注射十天中药针剂,为此还专门从中国聘请一名护士到迪拜皇宫打针。此后,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殿下逢人便称赞杨少明医生的神奇医术。一时间,杨少明不仅成了谢赫哈姆丹家族的私人医生,连女眷也找他看病;同时,他还成为迪拜皇室的一张外交名片。阿联酋各个酋长国的王公权贵,还有巴基斯坦的总理、肯尼亚的国防部长等政要也成了杨少明的病人。
在迪拜皇宫当御用医生期间,杨少明一直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海外行医的中国中医大都地位卑微?为什么中医在国外推广的大多是推拿、按摩之类的保健技巧,并没有真正达到“治病”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国外的中医都是散兵游勇,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范。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培养更多的中医国际人才,以满足中西医文化交流的需要;必须开发更多中药针剂和更有效的剂型,以满足国外医疗市场的需要。带着这样的愿景,杨少明回国了。年少时,杨少明梦想自己能学贯中西,将中国的中医发扬光大,让其漂洋过海,扬威全球,而他已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海外展示了中医的神奇。如今,人到中年的杨少明有了更远大的梦想:他希望能够带出更多的有国际视野的中医人才,让他们去国外传播中医术和中华传统文化;他希望博大精深的中医能够更多地造福于全人类。
中国的医术在海外经得考验,才叫过硬。传统的医道与现代科学结合,才叫创新。
“中医医药文化能在海外创造经济效益,才叫发展。”
杨少明不仅习惯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杂症,而且汲取民间偏方、验方、气功、点穴等治疗方法,甚至涉猎阿拉伯民间疗法、印度医学、藏医等疗法。多次参加大量人群医疗科研的统计工作。他认为任何一种医疗体系都不是完美的,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医学难题。道家的“天人合一”的理论、佛家的“因明理论”以及易学及风水生态学环境理论等对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等都有良好的启迪作用。人的“性命”与宇宙的全息运主线。变是贯穿各家学说的。杨医生希望寻找志同道合的教育者们来共同培养有志于弘扬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于海外的仁人志士,来实现让同一个蓝天下的人们共享天然药物的恩惠,让中国老祖宗的智慧服务于全世界的人们。让我们中华大地长出更多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天然药物。